“原来钱还可以这么赚。”近年来,黄江有很多村民总会多有感慨,环境好了,赚钱多了,生活更滋润了。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推进,黄江多个村子大力发展特色产业,在带动村子实现整体提升的同时,突破瓶颈难题为各村实现创收。
创建特色街道助推商业发展
“自从村子里对流动商贩进行了集中整治,在这里建了集装箱商铺,我们对食品的卫生问题放心了不少。”夜幕降临,黄江镇板湖村的特色步行街中间街热闹了起来,村民梁姨打包一份牛杂回家给孩子当夜宵。梁姨说,街道设置了特色集装箱商铺,不仅年轻人爱逛,老年人也喜欢在茶余饭后出来走走。
(相关资料图)
改造后的板湖村特色步行街中间街
2022年以来,黄江镇板湖村紧紧围绕打造“山水城共融共生的公园城市”的高质量发展目标,积极推进乡村振兴建设,深入开展村品质提升工程。围绕回归街道生活、塑造乐活社区的主题,板湖村申报了特色步行街建设、临时停车场建设、村支线道路“白变黑”等8个项目,着力把乡村建设成生态宜居、富裕繁荣、和谐发展的美丽家园。
其中,有一条新修的街道成了村民的热门选择:板湖村特色步行街——中间街。
中间街所在的板湖街区即同兴街路段,贯通接连板湖一至六街,周边有较多优质企业,临近中泰峰景、富康花园等多个住宅区。经过多次现场勘查及讨论,板湖村结合街道现状,以中间街建设为契机,选取国潮文化为项目主题对板湖街区进行系统改造。
“以前广告牌很乱,还有不少废弃的堆积在商铺间的小巷里,影响道路通行和城市美观。”板湖村委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,行动开始后,板湖村统一对街道招牌广告进行改造,整治五花八门的招牌,同时完善招牌以下立面,治理牛皮癣顽疾,并在道路中间设置特色集装箱,解决乱摆乱卖问题。
为全面提升道路升级品质,板湖村还将道路统一更换为节能环保、具现代风格的路灯设备,为后续特色街区建设增添色彩。此外,为打造特色步行街,板湖村在街道与街道之间的区域,重新整合街区内的流动商贩,设置特色集装箱商铺,有效解决流动摊位脏乱差的现象,规范了街道管理。
“以前没设置集装箱时,小摊小贩往往哪里有空位就摆哪里,导致多次发生交通事故。”商户刘先生说,经过集中管理,不仅“夜市经济”得到了保留,为村民茶余饭后的休闲娱乐提供了选择,而且让整条街道更加整洁,吸引了更多游客。
随着乡村振兴工作的不断推进,包括中间街、活力街区在内,板湖村不断以绣花功夫推进区域整治,持续推进全村人居环境。针对旧街垃圾多、原排水明渠脏乱、杂草丛生等问题,村委会多次实地考察,按人居环境提升相关要求,将板湖旧街排水明渠改造成暗渠,并对旧街巷道进行翻新整治,在旧路面铺设沥青,并建设约200平方米的绿化花槽,进一步推进街道升级。
为有效解决群众停车需求与停车泊位数量不足的矛盾,板湖村化荒地为停车场,在梁氏宗祠对面设立了临时停车场,缓解群众停车压力,有效防止车辆乱停乱放。
“附近业主较多,小区也较大,车辆停得很乱,整条马路经常拥堵。”家住附近的李先生表示,新建的停车场已投入使用,设施齐全,泊位整齐划一,经过一年的整治,停车难问题得到了解决,道路变得井然有序,给村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。
增强客家文化消费吸引力
如今在黄江,每当说起黄牛埔村,不少人总会想起黄牛埔广场上那个栩栩如生的金牛雕像,这个雕像不仅是黄牛埔的地标,又是黄牛埔景区商业文化的代表。
与金牛雕像一样让人印象深刻的,还有围绕着广场的白灰相间的特色客家建筑。黄牛埔广场作为整个客家文化旅游区的中心旅游景点,三面都将被32间新打造的特色商铺围绕:除西面旺盛街、东面建设篮球场下层的特色商铺外,南面兴盛街的特色商铺也将开建。
“我们希望通过打造多元的文化场景,为市民游客创造更加多元丰富的消费选择,增强客家文化消费吸引力。”黄牛埔村党支部委员张国元表示。
这里便是黄江镇黄牛埔村正在打造的客家文化旅游区。曾经,黄牛埔作为一个次发达村,产业基础不仅不够牢固,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不尽完善,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较薄弱。因此,黄牛埔村紧抓黄江镇实施乡村振兴项目奖补方案的东风,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,大力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业,进一步补牢产业发展基础,以逐步壮大集体经济。
近年来,黄牛埔村乡村振兴项目凸显客家文化,未来将以黄牛埔广场为核心开展连片改造,打造一个集商贸展销、文化体验、休闲消费等功能于一体的客家文化旅游区。建成后,旅游区将依托客家风情街、文化长廊、客家文化馆等项目,沿线打造旧围巷道、客家瓦房建筑与沿街风貌设计,串联起途经黄牛埔村旧围、黄江体育公园,最后到达黄牛埔水库、绿道等自然资源景点的客家文化旅游线路。根据预算,未来这片总面积约8000平方米的黄牛埔客家文化旅游区,特色商铺每年租金收入约100万元。
目前,黄牛埔客家文化旅游区一期项目已基本完工。在此基础上,黄牛埔将继续升级改造周边环境,包括对原兴盛路广场路段临时建筑进行拆除,增设新一批富有客家特色商铺等,推进实施黄牛埔产业振兴环境提升二期项目,发掘客家风情街的饮食、旅游等商业价值,提升黄牛埔客家文化旅游区特色,打造夜市经济客家风情商业街,丰富乡村业态。
以黄牛埔文化广场为中心,黄牛埔村还对旺盛街文化广场路段(含黄牛埔市场沿街部分)、兴盛路、永祥街文化广场路段升级沿街建筑风貌,对沿街店铺招牌统一屋檐造型,统一建筑色彩,打造连片的客家文化特色建筑景区。未来将通过旅游业带动周边饮食、酒店等产业兴旺,进一步提高黄牛埔乡村的知名度,对黄牛埔整体经济发展起到关键性作用。
此外,在黄江镇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的推进下,黄牛埔村着手从环境卫生整治、生活污水治理、旧围危旧农房整治、田间窝棚整治、道路升级、乡村环境美化等方面全面开展全村整治工作,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基础上,进行乡村风貌提升,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和村民的生活品质,同时吸引更多观光游客。
“我们都很期待。”黄牛埔村的张姐说,“这不仅能让更多人了解我们客家文化的风土人情,也能通过特色产品、小吃等补贴家用,相信我们的日子会越来越好。”
打造高新产业园及特色绿色产业带
一直以来,龙见田村的收入主要来源是厂房物业的出租,辖区内共有20间厂房物业,由于大部分都是老旧厂房,容积率低,2019年收入仅有约1700万元。乡村振兴以来,龙见田的人居环境、创业就业环境大幅优化提升,辖区居民出行更加便利,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投向了龙见田。
通过推进系列“微实事”“微改造”“微整形”,龙见田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。在乡村振兴的加持下,龙见田还增设人行道、垃圾桶,优化升级路灯照明、绿化设施,配套建设街头口袋公园等小景观,并对辖区市场外观进行升级,改造旁边绿地规划停车场,解决车辆乱停放问题,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。
“为了吸引更多外地创业者选择我们的厂区,我们对厂区外部进行了硬底化和停车位划分,在满足群众、创业者需求的同时,让整体创业就业环境更加整洁有序。”龙见田村支部书记叶厚伦介绍。
环境的整体改善使龙见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进驻,现年收入已提高至约2000万元,村民人均分红增加了。村民因此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变化,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。
近年来,龙见田充分了解利用产业振兴相关新政策,因地制宜,通过充分利用本村的现有资源,对人居环境进行进一步升级改造,并持续优化全村产业结构,统筹推进用地布局、农业项目建设,加大投入、加强管理,制定升级提升相关方案,致力于打造一批高新产业园及特色绿色产业带,提升产业融合发展水平。
目前,龙见田计划对两处老旧厂房进行拆旧建新,新建一幢高新科技孵化型产业振兴大楼,引进高科技、高质量的企业进驻,推动人才集聚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,从而进一步实现存量土地优质更新,盘活集体用地,增加集体经济收入,提高村民分红。两个项目共约6000平方米,建筑面积约2万平方米,建成后预计每年增加集体收入约500万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