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快讯:东城需要破除哪些阻碍发展瓶颈?

来源:东莞日报时间:2022-09-28 16:05:38

作为中心城区重要一极的东城街道,开启新征程。

日前,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印发了《东城街道创建高质量发展基层改革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》(以下简称《实施方案》)。

这是继滨海湾、水乡、石龙、塘厦、常平五个基层改革创新实验区之后获批的第六个试验区。


(资料图)

可以说,基层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,为东城直面问题、解决问题,加快高质量发展插上了腾飞翅膀,意义重大、影响深远。

那么,东城需要破除哪些阻碍发展的瓶颈,《实施方案》有何特色亮点、干货硬货,对于中心城区乃至全市意味着什么?下面为您解读背后深意。

改革目标

打造东莞城市形象高质量发展新标杆

《实施方案》分为改革目标、主要内容、保障措施三个部分,15条改革措施。

改革目标方面,《实施方案》提出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,聚焦“新城市、新产业、新生态”三大方面的改革攻坚,建立具有东城特色的综合改革创新体系,为转型升级镇街寻找发展新路径新经验。至2025年底,集城市发展新空间、开放型新产业、绿色发展新生态于一体,成为东莞城市形象的新标杆。

这里敲重点——围绕东城街道进位发展中面临的痛点堵点,要在新城市、新产业、新生态三个方面开展综合改革创新。

《实施方案》提出东城要打造新城市。以拓空间为首要任务,充分利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优化城市发展格局,拓展高质量发展产业空间、生活空间、生态空间。高标准提升东莞大道-鸿福路“黄金双轴”东城段、高品质建设黄旗南、高标准配置公共设施。到2025年,拓空间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,“黄金双轴”全面优化提级,黄旗南片区建设蓝图全面铺开,“三核三区三轴带”新发展格局逐步形成。

《实施方案》提出东城要打造新产业。比如,要建设科研型高端制造业集聚区,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群落,打造上市企业梯队。以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企业加快转型升级,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,推动科技成果加速转化、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、发展新动能加快形成。力争到2025年,建成3个以上专业园区,500家以上企业实现数字赋能,上市企业达到15家,打造一批面向未来产业的“创新社区”“产业社区”。

《实施方案》提出东城要打造新生态。发挥山水连城自然生态优势,引入高品质文旅项目,吸引高端人才集聚,建立高标准城市治理体系,构建“产城人”共融的高端人文城市新生态。进一步加强政务服务能力建设,全面提升生态环境、人文环境、营商环境和社会环境,形成优越的城市综合环境。推动生活性服务业高端化,丰富新兴商业业态。到2025年,打造山水相连、产城融合、活力迸发的湾区一流高品质城市新生态。

特色亮点

开出盘活整合、解套松绑等八大“药方”

那么,东城创建高质量发展基层改革创新实验区有何特色亮点、干货硬货呢?

《实施方案》开出改革八大“药方”,分别是盘活整合、立体开发、解套松绑、精准投放、协同升级、疏通梗阻、品质提升、优化环境。

黄旗山、同沙生态公园……众所周知,东城有着独特的区位及青山绿水优势,如何让生态优势转化和释放出更大经济优势,首要就是把“新城市”发展空间拓展出来。通过全面提升城市发展空间、产业发展空间,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深度城市化,提升东城在中心城区的首位度地位及辐射带动能力。重点通过盘活整合,提升土地承载能力释放发展动能,探索多种形式归并整合零散土地、盘活闲置土地,通过建立科学的土地收购补偿机制等,把“小”的拼成“大”的,把“零散”的拼成“连片”的,实现统筹开发利用。通过立体开发,探索地上地下空间高效开发综合利用。

东城街道传统工业基础雄厚,如何延伸“新产业”发展链条?把握科技创新和先进制造领域的新风口,以数字经济、专精特新企业为切入点,通过创新赋能、改革赋能、人才赋能,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,不断增强发展后劲,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。精准投放方面,探索将有限的资源精确匹配特定的高成长性企业,激励企业做大做强,也为东城街道引育一批中小上市企业,成梯队成规模,实现发展路径创新。解套松绑方面,探索通过政策放宽为镇街、为企业注入活力。疏通梗阻方面,就是要打通难点堵点,以完善机制为切入点,加快项目落地进度。协同升级方面,锚定新兴产业链,入股上市企业梯队,推动政府与企业协同升级。

站在“双万”新起点上,东城如何构建产城人共融“新生态”?全力推进城市品质提升和优化环境,加快培育新产业激发新动能,为城市发展注入更多幸福宜居的内涵。依托东城街道一流的自然生态基础,深入推进深度城市化,推进基层治理创新,推进民生福祉增进,加快打造一流的综合环境,构建“产城人”共融的城市新生态。良好的城市生态和城市形象不仅可以作为一种文化和旅游资源,带动旅游产业发展,更能够提升包括土地价值在内的城市整体价值,为城市带来额外的溢价。更重要的是,随着产业升级,考虑人才的需求和偏好,高端产业意味着高端人才的集聚,而高端人才对所居城市的综合环境有着更高的要求,因此,产业升级必须生态升级,重点通过人文生态的塑造、自然生态的提升、营商环境的提质,全方位提质城市综合环境,达成新城市新产业新生态共融共生的目标。

改革创新

奋勇争先、跑马突围

那么,东城创建高质量发展基层改革创新实验区,对于中心城区乃至全市意味着什么?

作为东莞中心城区,东城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,各方面发展走在全市前列,但也比较早遇到瓶颈制约,迫切需要在空间、产业、城市、人才、机制等重点关键领域进行改革创新。

今年6月底,市委书记肖亚非带队到东城街道调研,明确提出东城街道作为中心城区重要的经济发展力量,要进一步增强内生动力,围绕高质量发展的主题,全方位破解发展空间受阻,谋划创建高质量发展基层改革创新实验区。

9月6日,市委书记肖亚非调研督导中心城区规划建设进展情况时强调,中心城区是东莞的经济文化金融中心,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切实提高使命感、自豪感、紧迫感,加速推进中心城区“再中心化”,大力提升综合环境对人才、项目、高端资源的吸引力。

建设基层改革创新实验区,是市委对东城的极度关心和厚爱,是赋予东城沉甸甸的历史责任和光荣使命。东城要围绕“新城市、新产业、新生态”三大方面改革谋深做实,打造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示范样板,为我市在“双万”新起点上谱写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彰显东城力量、作出东城贡献。

7月20日,东莞召开全市提升末端执行力大会,提出以“跑马勇争先、执行论英雄”的魄力,全面提升末端执行力,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热情,加快东莞高质量发展,努力在全省发展大局中承担更大责任。

市委市政府全力支持基层改革创新,大胆为基层“松绑”,不断激发全市上下热气腾腾的改革活力和创新氛围。从这个角度来看,东城试验区的改革,正是市委市政府支持基层勇于争先、“跑马突围”的一个鲜明的样板。

东城发展中的问题,在全市都是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,包括土地空间、产业升级、城市综合环境提升等,这些问题全市各个镇街或多或少都有碰到。基层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,就是要让东城放开手脚大胆闯、大胆试、自主改,在打造高品质生产生活空间、解决土地历史遗留问题、为投资“松绑”等方面积极探索,为全市高质量发展创造经验、蹚出新路。

东城创建高质量发展基层改革创新实验区,仅仅是东莞坚持用好改革“关键一招”,发挥改革的先导作用破解发展难题的缩影和写照。

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此前批复建设的滨海湾、水乡、石龙、塘厦、常平五个基层改革实验区,经过一年多的推进,取得了不错的成效。比如,滨海湾承接了280多项市级事权,并且在抓紧谋划系列改革,水乡功能区河西片区等“工改工”的改革为全市作出了示范带动,石龙镇率先实施“拿地即开工”并联审批改革,健康产业区更新、生物制品产业项目两个项目已经纳入这项改革推进,10月底即可开工,常平香港城项目提速推进,塘厦在产业、交通、民生等领域与深圳不断深化融合联动。

蓝图已绘就,奋进正当时。随着基层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不断推向深入,全市上下呈现出奋勇争先、跑马突围的生动局面,形成万马奔腾、热气腾腾的浓烈氛围,努力实现经济在“万亿”新起点上可持续高质量发展,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、共生共荣。

关键词: 东莞阳光网 中心城区

责任编辑:FD31
上一篇:
下一篇: